首页 > 穿越小说 > 天参乱世 > 第三十八章 不一样的张嶽

第三十八章 不一样的张嶽(1/2)

目录

金陵漕运码头映着“织造局”字样的灯笼围着一顶四人大轿飘过来了。“来了!”张嶽作坊那个管事大声招呼着,“我们张老爷到了,准备开船!”

站列在码头上和粮船边的官兵都立刻动了起来,按照各自的队形,分别跑向每条粮船。

大轿停下了,那管事连忙跑过去掀开了轿帘,两盏灯笼照着张嶽从轿帘里出来了。

那管事突然惊了一下——一向布衣布鞋的老板今天却穿着一身上等蝉翼的绸衫,头上也系着一根绣着金花的缎带,站在那里,江风一吹,有飘飘欲飞之态。他手里还多了一把洒金的扇子,这时打开了扇了扇,又一收,径直向码头阶梯走去。

管事、随从立刻簇拥着他跟去。

下阶梯了,张嶽一改往日随遇而安的习惯,竟然轻轻地提起了长衫下摆。那管事何等晓事,立刻在他身侧弯下腰帮着捧起了他长衫的后幅,以免拂在石阶上。

两盏灯笼在前边照着,后面两盏灯笼也跟过来了,在张嶽的身前两侧照着。

随从们都有些失惊,老板今天头梳得亮亮的,脸上还敷了粉,俨然一个世家公子。

惊疑间,一行前引后拥,把张嶽领到了码头正中那条大船边。“老爷小心了。”管事招呼着。

张嶽依然大步如故,登上了那条宽宽的跳板,登上了那条大船。

跳板被收起了,一条条船都在解着缆绳。

张嶽站在大船的船头,望着江面突然说道:“你,立刻去崤函居叫四个姑娘来。”那管事在他身后一怔:“现在?”

张嶽点头道:“坐蚱蜢舟,一个时辰后赶上船队。”

“是。”那管事慌忙向船边走去,跳板却收起了,他倒好手段,踊身一跳,向岸上跳去,扑通一声,人还是落在浅水里。那管事下身透湿,不管不顾向码头阶梯奔去。

张嶽却当作没看见,只吩咐道:“开船。”

灾区永德县县衙外大坪。

永德县有史以来还没有驻过这么多的兵,全是省里调来的,火把照耀下,盔甲行头刀枪火铳都闪闪发亮,把个县衙大坪四周都站满了。

大坪的正中围着旗杆用一根根手臂粗长的劈柴架成了一座柴山,下宽上窄,有一丈多高。柴山上端的旗杆上背靠背捆着两个人。一个是王二狗。一个就是臬司衙门大牢里那个海盗吴清。

绕着柴山约一丈距离,四面都摆满了站笼,每个站笼里都站着一个青壮汉子,站笼上方的圆口卡着他们的脖颈,每个人的手又都被铁铐铐在站笼的柱子上。

县衙门前还站着几队兵,全都列在那里。

衙门的台阶上一个队官:“你们四队,分别在四门的街上巡逻,天亮前任何人不许出门,不许走动。天亮后等省里的人一到,开始行刑。”一声暴喏,四队兵分别列着队形向几条街面跑去。

而在永德县城北门外的五狮山,月亮已经越来越小,也越来越淡,五狮山的轮廓却渐渐清晰起来,天快要亮了。

马蹄声从山的那边传来,接着,一个马头出现了,几个马头跟着出现了。坡不陡,几十骑马翻过了山头,下坡时便快了,一直向山下奔去。

永德县城高大的城墙遥遥在望了。马队离北城门越来越近,城楼也越来越大。

突然,几十骑官兵簇拥中的刘禹锡猛地一勒缰绳,他的那匹马前蹄扬了起来。后面的马纷纷从他身边闪过。最前面的队官也开始紧勒缰绳,所有的兵都跟着紧勒缰绳,马队都停下了。

刘禹锡坐在马上,远远地望着驿道终端的北门。北门上端那块巨石上,“永德”两个大字赫然而现。

扬州织造局吴正初卧房内院天完全亮了。四个太监,就是在琴房逼唐季同立字据的那四个太监,排成一行从二院外走过来了。

那个胖太监,手里端着一个盛着热水的赤金脸盆走在最前面。一个太监也端着一个盛着热水的白银脚盆走在他后面。另两个太监一人捧着一块吸水丝麻面巾,一人捧着一块淞江细棉脚帕跟着。

仔细一看,才发现端脸盆的手在微微抖着,那水在脸盆里四周地漾;端脚盆的手也在微微抖着,脚盆里的水也在四周地漾;后面两双捧着面巾和脚帕的手也在抖着。四个太监一个个都是吓得要死的样子。

终于走到了门边,四个太监八只眼都可怜兮兮地望着门口那个太监,是那种想从他脸上乞求到消息的眼神。

门口那个太监便是贴身随行吴正初的那个太监,这时还一身的风尘,脸上没露出任何消息能告诉他们,只轻摇了摇头,接着轻轻地把门推开。

四个太监心里更没底了,都愣站在门外,不敢进去。门口那太监有些急了,瞪着眼下腭一摆。

那四个太监只好哆嗦着走了进去。

吴正初正坐在房子正中的那把椅子上!

满面的风尘,显然是刚回来,因此身上也依然是沾着尘土的行装,两眼翻着,望着上方,脸冷得像铁。四个太监站成了横排,费力想控制那不听话的手和脚。可手还是在抖着,脚也还是在抖着。

“都有哪些人知道我回来了?”吴正初的眼望向了门口那随行太监,冷冷地问道。

四个太监一哆嗦。

门口那随行太监连忙进来了:“干爹,咱们是从后门进来的,知道的人也就那两三个。”

吴正初点点头:“给人都打招呼,有谁露出去说我从京城回了,立刻打死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